《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我校学子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取得历史性突破

摘要:  本报讯11月17-19日,第六届中国国际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华南理工大学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出席大赛的冠军争夺赛、“智创未来”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等有关活动。  我校共有高教主赛道4项大陆项目和5项国际项目入围全国总决赛。经过激烈角逐,勇夺高教主赛道大陆项目金奖4项 (入围项目全部获得金奖)、国际项目金奖3项银奖2项,金奖总数位列全国高校第三,主赛道大陆项目金奖数并列全国第二,该成绩刷新了我校第四届和第五届连续夺得3项金奖的纪录,是江苏省高校参加该赛事6年来的历史最好成绩。  航空学院魏小辉等老师指导的 “韬讯航空—新型共轴无人机创领者”、自动化学院赖际舟等老师指导的 “智感检测—密闭环境无人检测全球开拓者”、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王成华等老师指导的“芯片指纹—工业互联网安全守护神”、能源与动力学院赵万忠等老师指导的 “商车底盘—中国智能商用车线控底盘领跑者”4支团队斩获高教主赛道大陆项目金奖;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夏伟杰等老师指导的“Hyminway—Tobuildaleadingbrandininternationalimagingsonarindustry”、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宋晓勤等老师指导的 “Visiblelightpositioningsystemforlocation-basedServiceinindustrial4.0internetofThings”、能源与动力学院黄向华等老师指导的 “MostarPower”3支团队斩获高教主赛道国际项目金奖,航空学院周正东等老师指导的 “CloudServiceforAutomaticandPreciseTumorRadiationTreatmentPlanning”、航空学院魏小辉等老师指导的 “HangYuTaking-off-Theleaderoffutureaircraftlandingsystems”2支团队斩获国际项目银奖;经济与管理学院邓晶等老师指导的“燕飞·薪益”项目斩获红旅赛道全国铜奖;赵万忠、王成华、魏小辉、赖际舟等老师荣获“创新创业优秀导师奖”;南航连续3次荣获“先进集体奖”。

我校师生获2019“江苏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称号

摘要:  本报讯11月15日,由江苏省委教育工委、江苏省教育厅主办的“2019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和江苏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举行。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葛莱,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汪国培,新华日报社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赵准,团省委副书记张迎春和来自全省高校的领导、老师、学生代表共500多人参加了颁奖典礼,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杭育新应邀出席了活动。  会上,我校理学院辅导员欧珊和自动化学院硕士研究生陈玉秀从全省参评的107名高校辅导员老师和120名大学生中脱颖而出,分别荣获“2019年江苏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和“2019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称号。  此次评选活动自今年9月份启动以来,吸引了全省200余名大学生和近1万名辅导员的关注,各高校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经过材料评审、风采展评、实地考察等多个环节角逐,最终产生“2019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10名、提名奖18名、入围奖40名,“2019江苏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10名、提名奖19名、入围奖30名。  典礼现场,葛道凯在讲话中表示本次颁奖典礼充分展示了大学生和辅导员群体良好的精神风貌,他希望全省大学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和弄潮儿;希望全省辅导员增强使命意识、提升育人本领、提高政治站位、增强使命意识,努力成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希望全省高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我校历来高度重视对学生政治品质、道德修养和素质能力的培养,探索构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生工作体系一直是南航学工人的不懈追求。进入新时代,学校持续构建、完善“精准育人”的学生工作机制,整合大学生思政工作各模块,重点建设“启航、领航、护航、续航、远航”五大工程工作平台,重点落实定位、对象、内容、方法、主体“五个精准”,努力打造符合南航标准的一流队伍、努力培养具有南航特色的一流人才,辅导员和大学生先进典型人物不断涌现,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了力量。

我校教师全荣辉参与南极科考任务

摘要:  本报讯11月10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37次南极考察队搭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从上海出发,奔赴南极执行科考任务。我校航天学院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所长、副教授全荣辉参与了此次南极科考任务。科考队此次将前往南极中山站考察,并依托国际子午圈空间科学计划探索空间物理和空间科学的相关科学问题。  全荣辉老师通过中国极地中心历时1年的三轮筛选、三轮培训,随队前往南极执行科学考察任务,他在团队中承担空间环境观测。团队将在今年12月底明年1月初抵达南极中山站,在南极科考一年,再历时5个月回到南京。  全荣辉此次赴南极考察,得到了学校和学院的全力支持,学院要求全老师在科考过程中不忘人才培养工作,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全荣辉将通过视频连线,定期与师生交流科研心得、为同学开设学术沙龙、科普讲座等,分享其在南极科考的情况。  据悉,第37次南极考察将围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问题,开展水文气象、生态环境等科学调查工作,并执行南大洋微塑料、海漂垃圾等新型污染物业务化监测任务。同时,还将开展南极中山站、长城站越冬人员轮换及物资补给工作。

校园文明处处呈现

摘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从烽火硝烟中走来,南航人在艰苦的条件下,自主研制了我国第一架高原无人驾驶机、第一架微型飞行器和第一颗“天巡一号”微小卫星。走进学校,校训石上“智周万物,道济...

以文明之名行时代担当

摘要:11月20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京举行,全国有641所学校获评全国文明校园的美誉。我校党委书记郑永安作为全国文明校园代表做了大会发言,讲述了南航“因航空而生,伴航空...

南航学子与校园文明同行

摘要: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于11月20日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切会见参加大会的新一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以及...

建设文明校园南航始终在路上

摘要:学校是一个育人的摇篮,是一方纯净的沃土,校园的文明直接折射出社会的文明。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文明风貌,需要一个具有良好精神文明风貌的校园。南航校园便有良好的文明风貌。1952...

我校举行2019-2020学年本科生评优评奖公开答辩活动

摘要:  本报讯11月10-13日,“身边的榜样·前行的力量”2019-2020学年本科生评优评奖公开答辩周在将军路校区一号楼四楼报告厅举行。为了充分发挥榜样育人的作用,用身边的榜样激励更多同学见贤思齐、矢志奋斗,我校每学年都会举行本科生评优评奖公开答辩周活动,通过公开答辩的方式,给优秀集体和优秀学子搭建一个自我展示、学习交流的平台。  本年度的公开答辩由校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成员、兄弟院校专家代表、企业代表、新闻媒体代表等组成了专家评审团,同时邀请了来自各学院的学生代表组成学生评审团共同参与评审,学生校园观察团的同学对评审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各类答辩现场座无虚席,答辩现场气氛热烈,掌声、赞叹声不绝于耳,今年还继续沿用直播的方式,将公开答辩同步放送给明故宫校区、天目湖校区及不能到现场的师生和家长,网络直播同样火爆,线上线下共同感受榜样的力量。答辩人通过多种形式展示了过去一学年各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以精彩的故事、奋斗的精神激励更多学生积极进取,努力学榜样、做榜样。  在学生自主申报、学院推荐的基础上,经各学院上报材料、学校汇总审核,以及紧张激烈的公开答辩评审,最终有18名学生荣获校长特别嘉奖、10名学生荣获园丁励志奖学金一等奖、5支团队荣获杰出团队、8支团队荣获优秀团队、18个班级荣获标兵班级、18个宿舍荣获标兵宿舍。  校长(年度)特别嘉奖是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激励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而设立,是我校本科生评优评奖中的最高荣誉。今年的校长(年度)特别嘉奖评选围绕学校最新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改革,实行院校两级评审,第一阶段将评审自主权更多地下放到学院,由学院评出年度特别嘉奖并推荐人选参加校长特别嘉奖校级公开答辩,以鼓励学院根据自身学科特色培养人才、选树典型。同时,为了促进公开答辩人的产生更为多元,在学院推荐的基础上增加机动名额,面向各学院获评年度特别嘉奖但未获得校长特别嘉奖校级公开答辩资格的学生开展“我要上校特”公开挑战赛,通过风采展示视频评审角逐答辩资格。经评选,最终有86名同学荣获“年度特别嘉奖”,有26名同学入围第二阶段校级公开答辩。  在今年校长特别嘉奖公开答辩现场,邀请到我校民航飞行学院2016届毕业生、2012-2013学年校长特别嘉奖得主、春秋航空公司飞行员顾圣星担任主持,凸显了学校对历年来在评优评奖中获奖学生成长发展的持续关注。此外,中科院院士、知名教授、任课教师、班主任、科创项目指导教师、企业代表、媒体代表、政府工作人员、志愿活动受助单位代表等也作为推荐人、指导人参与到公开答辩活动中。  学校在选树学生典型的基础上,将继续开展“榜样·对话”优秀学生经验交流分享、“榜样”学生表彰大会等系列活动,进行榜样事迹宣传、编印《榜样》风采集等,持续发挥榜样育人作用,引领更多学生笃志前行、不负韶华,向着成为具有“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国际视野、人文情怀”的社会栋梁和工程英才而不懈奋斗。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0847次访问,全刊已有7626194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