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面落实校党委决策部署 努力做好“双一流”建设

摘要:全面落实校党委决策部署 努力做好“双一流”建设   编者按:学期初,学校召开2019年新学期干部教师大会,会上发布了学校11项年度重点工作,明确了牵头校领导和负责部门。其中,由发展规划处牵头的工作有4项,涉及第五轮学科评估、新一轮“双一流”遴选准备、天目湖校区运行、加快民航特色办学以及理科振兴计划。   发展规划关乎学校发展和方向,面对“双一流”建设的重大机遇和挑战,发展规划处将以发展规划为指引,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外部资源争取为抓手,科学谋划、凝聚共识,以新时代奋斗精神谱写南航建设发展新篇章。日前,发展规划处策划系列专题文章,系统阐述围绕“双一流”建设、落实领导决策、做好顶层设计、绘制发展蓝图的思考与实践。

以发展规划为指引,抢抓机遇,顶层设计,为南航“双一流”建设绘制美好蓝图

摘要:以发展规划为指引,抢抓机遇,顶层设计,为南航“双一流”建设绘制美好蓝图   年初,学校召开2019年干部教师大会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这是一次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大会,是校党委深入谋划、统一部署、坚强推进的战略动员,也是全校师生团结鼓劲、凝聚共识、催人奋进的行动指南。新学期,我们以发展规划为指引,继往开来,把机遇紧紧攥在手里,将使命牢牢扛在肩上,努力开创南航发展规划事业新格局。   “发展规划”事业一张蓝图绘到底,“顶层设计”工作一竿子插到底。面对教育改革和发展新形势,我们以“航空报国、砥砺奋进”的南航精神,以“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勇气和干劲,抢抓机遇,全力以赴,奋勇争先,努力为南航“双一流”建设绘制美好蓝图。   ———以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为引领,贯彻落实“十三五”科学谋划“十四五”   持续推进 “十三五”规划贯彻落实。思路决定出路,只有超前谋划、提前部署,才能抓住机遇、占得先机。2018年,我校“十三五”规划接受了中期检查,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工作要求,学校组织相关职能部门针对“十三五”规划目标完成情况、重点任务重大工程实施进度、重点改革推进情况、保障措施落实以及后续思路的凝练等进行总结评估,完成编制《“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同时,积极开展 “十三五”基本建设项目库完成情况梳理工作,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凝练后续思路和主要任务,汇总形成《部属高校“十三五”   基本建设项目库中期总结报告》。“十三五”规划实施总体进展顺利,各项重点任务稳步推进,多项指标完成情况较好,规划确定的主要指标总体实现“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的阶段目标。“十三五”中期评估工作为“十三五”后两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继续深入落实九大建设举措,确保完成规划各项建设任务,全面提升学校学术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有序启动“十四五”规划思路编制工作。一年之计在于春,良好开局在于谋。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面对高等教育的巨大变革和快速发展,学校发展需要破解的难题、补齐的短板仍然很多。我们将认真总结“十三五”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有效经验,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和“三步走”战略布局,针对世界前沿科技的发展方向、国内行业类大学的发展路径、国际和国内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南航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等内容,全方位开展“十四五”规划的前期调研及论证工作,全面分析学校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主动对接国家地方科技教育改革的需要,重新审视学校深化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把握新要求、抢抓新机遇,不断开创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   ———全面推动“一校两地四区”规划布局,为学校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实基础深入论证新校区功能布局定位。2016年11月,学校与南京市浦口区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在南京江北新区筹建国际校区;2017年5月,与常州市和溧阳市政府分别签署合作协议,在溧阳筹建南航天目湖校区。至此,我校形成了“一校两地四区”办学新格局。校第十六次党代会明确提出 “把南航建设成为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并制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提出“要统筹做好‘一校两地四区’规划布局,实现空间资源利用与内涵建设发展的相互统一”的相关要求,2018年,学校谋划长远,统筹推进,在多校区功能定位规划方面取得新进展,编制并完善了《“一校两地四区”布局规划》和《“一校两地四区”规划研究报告》,并提交党委常委会审议,明确了将天目湖校区作为飞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基地、通航类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适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民航与通航高端人才培训基地;将江北新区国际校区作为中外合作办学基地和国际新兴交叉学科培育与发展基地,将校区建设成为南航国际化的桥头堡及高端国际前沿新兴交叉研究中心。   确保天目湖校区有序运行。天目湖校区的投入使用和有效运行,是实现我校办学空间战略调整拓展的关键,是“一校两地四区”办学格局初步运行的实践和探索,把天目湖校区管理好、运行好,成为摆在南航人面前的突出任务和重大课题。面对这一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时间紧迫的系统性工程,我们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深化“一校两地四区”办学内涵,针对天目湖校区不同阶段在校生规模和运行与管理方案进行充分论证。为确保天目湖校区2019年秋季第一期学生顺利入驻,且入驻后教学秩序平稳、生活保障有力、校园安全稳定,成立天目湖校区党工委和天目湖校区管理委员会,按照“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原则,对天目湖校区进行管理,确保校区初期运行工作稳妥有序开展。   努力推进江北新区国际校区筹备工作。我校江北新区国际校区规划用地面积约400亩。学校结合未来发展需要,对接国家发展需求,合理定位,攻坚克难,全力推进新校区筹建工作,2018年校区筹建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与南京江北新区正式签署共同推进江北新区国际校区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并启动南航农场拆迁对接和协调工作。后期,学校将积极落实与江北新区管委会签订的合作框架协议的各项内容;面向国际航空航天前沿与交叉领域和地方战略新兴产业,完善校区功能定位;结合新兴交叉学科建设需求,开展“十四五”学校基本建设项目库论证工作,为完善学科布局、发展新兴交叉学科、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提供新的物理空间。   ———科学谋划学科布局调整和大型平台建设,为做大做强三航特色提供有力支撑优化学科布局促进特色发展。为进一步促进航天、民航领域特色发展取得优势,学校以优化学科布局及资源配置、强化学科优势特色、促进学科内涵式发展为抓手,研究制订《部分院系/学科布局调整方案》,提交校学术委员会、机构编制会审议通过。根据会议精神,学校将理学院光学工程一级学科并入航天学院,为航天领域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项目的争取提供保障,促进学校航天特色发展;将航空宇航学院土木工程系整建制划归承担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的民航/飞行学院,依托民航应用背景,以现有土木工程系为基础,发展道路与铁道工程方向,促进学校民航特色发展。   规划平台建设提升综合实力。为进一步提升我校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高跨学科教育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实现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目标,学校积极规划建设大学生创新工场、分析测试中心等大型创新实践教学平台,为学校内涵式发展夯实基础。大学生创新工场项目于2016年获工信部批复,总投资约1.37亿,建筑面积约25000平方米,计划2020年投入使用,将为我校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创新实践平台,有利于多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共同开展实践活动,实现学科和专业的交叉融合。分析测试中心将建设成为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大型分析类测试仪器资源共享、跨学科交叉研究的科研服务平台,为“理科振兴计划”的实施提供有力抓手。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落实校第十六次党代会决策部署、推进“双一流”建设各项任务的攻坚之年,做好2019年工作意义重大,任重道远。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我们仍需加满油、把稳舵、鼓足劲,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确保2019年重点和重要工作落实、落实、再落实,全力开创发展规划事业的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规划研究,求真务实,为南航“双一流”建设而不懈努力

摘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规划研究,求真务实,为南航“双一流”建设而不懈努力   “2019年,是落实校第十六次党代会决策部署、推进‘双一流’建设各项任务的攻坚之年”,新学期干部教师大会上,学校站在“双一流”建设更高起点、更高平台的重大契机中,站在“三步走”战略的历史性征程中,目标明确,上下一心,强化落实。   大幕开启,前景璀璨。建设“双一流”是中国高校肩负的历史使命,建好一流学科更是南航勇搏长空,展翅飞翔,建设成为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光明大道。   ———“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精准支持。2018年,学校按照一流学科建设方案制定工作指南,以“特色引领、交叉融合、对标国际、团队攀峰”为建设原则,以“整体规划一级学科、统筹协调经费支持、逐一审批学科方向、大力支持交叉融合”为支持方式,筹备“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论证工作;同时,学校统筹一流引导专项资金、省优势三期建设经费、江苏省“双一流”配套资金、国防特色学科建设经费、自筹经费等各类建设资源,规划制定经费支持方案,为“双一流”建设这场输不起的“战争”最大程度地准备好充足的“粮草弹药”。厉兵秣马,蓄势待发,经过全校各学院、学科的充分准备,学校正式组织相关职能部处负责同志、已退休专家顾问开展通讯评议和立项评审:2次召开“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推进会,针对前期论证不充分、认识不到位的单位重新组织论证和申报,12次召开“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立项评审会,覆盖全校学科、学科方向。最终,学校遴选出预期可获得巨大成果、有效支撑“双一流”建设的38个学科或学科方向,明确其建设目标、建设内涵,形成立项工作方案,并提交校党委常委会审定通过。至此,以“双一流”学科建设为契机,通过全校不懈努力,学校将构建以航空领域优势特色为基础,辐射全校学科共同发展的建设格局。   ———交叉学科建设方案充分论证。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信息、生命、制造、能源、空间、海洋等的原创突破为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提供了更多创新源泉,学科之间、科学和技术之间、技术之间、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日益呈现交叉融合趋势”。为落实校第十六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学校以“需求牵引、依托优势、彰显特色、目标导向”为指导思想,按照“特色引领、交叉融合”的建设思路,面向人工智能、综合能源等重大战略需求和学术前沿,结合现有学科优势和传统特色,在全校范围内遴选论证深入、预期可获得较大成果、为国家科技发展做出较大贡献的建设项目。2018年,学校4次召开交叉学科建设工作推进会,多次召开前沿技术研讨会,涵盖航空宇航、能源、自动化、信息通信等多领域、多学科。同时,形成交叉学科发展规划研究报告,对工信部属高校、行业特色型大学、国外高水平学府在学科交叉融合的建设内涵、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充分调研。基于上述工作,学校形成学科交叉融合建设工作方案,并提交校党委常委会审定通过;成立人工智能学院暨人工智能研究院;组织召开交叉学科方向立项评审会,3个交叉学科方向通过评审;深入论证形成综合能源研究院建设方案。至此,学校以交叉学科(研究院)建设为契机,创新体制机制,汇聚资源,产出一批重大成果,支撑传统优势学科发展,构建我校可持续发展的学科生态体系。   ———学科国际竞争力提升计划成效初显。积极组织谋划,分析各大学排名体系,与相关排名评估机构密切联络沟通,统筹数据报送、建设智库和评价中心,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在USNews2019排名数据中,工程学国内排名从25位升至19位、世界排名从157位升至119位,世界大学国内排名从50位升至44位、世界排名从748位升至680位;在2019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我校在工程与技术领域上榜,位列内地高校第31名、工信部属高校第4名,另外,有3个学科上榜(学科进入世界前500名),其中,材料科学学科首次上榜;在软科发布的2018中国最好学科排行榜中,我校总上榜学科数由23个增加到26个 (增加3个),上榜学科数量排名由68名上升到59名(上升9名)。   ———学科建设外部资源争取成果颇丰。2018年学校争取学科建设项目总经费近1.7亿元,尤其是“十三五”国防特色学科建设项目,在立项评估反馈的基础上多争取1020万元。一是“十三五”国防特色学科建设。完成5个主干学科建议书评估工作;结合我校特色,依据评估结果,对项目进行深化论证,开展评估结果异议反馈工作,获主管部门高度认可,在评估建议的基础上增加投入1020万元,共计获批近7000万元。二是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组织开展省优势学科二期验收和三期立项申报工作。二期6个学科顺利完成验收;三期8个学科获得立项支持,获批建设总经费9960万元。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2018年只是开启“双一流”学科建设的序幕,按照校党委的决策部署,今年的学科建设需要坚决做好再落实,将落实渗透于每项具体工作中。学校总体建设目标已经明确,建设方案已经拟定,全体南航人需要充分发扬主人翁精神,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通过后续的建设与发展工作,不断奏响“双一流”建设的华美新乐章。   ———开展第五轮学科评估和新一轮“双一流”遴选准备工作。以国家对“双一流”建设相关要求为指引,将迎接第五轮学科评估和新一轮“双一流”遴选各项准备工作结合起来,为打造一流“航空航天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和早日实现学校第十六次党代会确立的“三步走”战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一是对校党委常委会审定通过的“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开展阶段性检查,对照各项目任务书目标完成情况,结合为赶超标杆院校及对学校发展做出的贡献等情况进行评审;二是开展第五轮学科评估预填报工作,结合第四轮学科评估要点,对学校各学科资源进行分析,摸清家底;三是研究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B+档次及以上学科的增长点,分析相关学科各项指标得分情况、近几年发展现状、外部环境等问题,形成相关咨政报告;四是持续推进新兴交叉学科建设,结合国内外前沿技术发展和学校建设需要,加快遴选第二阶段重点培育的交叉学科方向,并加快推进综合能源研究院成立相关工作;五是组织召开学科建设与发展研讨会,重点解决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学校如何应对、如何统筹、如何发展等问题;六是注重第三方评价工作,继续推进智库和评价中心建设,助力国际竞争力提升。   ———开展“理科振兴计划”建设工作。以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为核心,以促进理工融合为抓手,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强化“三航”特色为引领,在充分调研国内外高校理科振兴相关工作的基础上,围绕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理工交叉融合的发展,联动校内相关职能部处,实施若干针对性工程,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高端师资力量、理工融合水平和学科国际竞争力,为全校学生理学素养得到有效提升以及高峰、高原学科解决工程技术领域相关科学技术问题的能力得到发展提供强力支撑,促进学校整体教学科研水平取得进步。同时,通过规划建设分析测试中心,建设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大型分析类测试仪器资源共享、跨学科交叉研究的科研服务平台,促进相关学科内涵式发展,为“理科振兴计划”的实施提供有力抓手。   新征程孕育新机遇,新使命更待新作为。“双一流”建设大幕已经拉开,学科建设利剑已经出鞘,我们每一个南航人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自信、脚踏实地,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而不懈努力。我们坚信,学校建设成为“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如期实现!

以外部资源争取为抓手,开拓进取,突重破难,为南航“双一流”建设锦上添花

摘要:以外部资源争取为抓手,开拓进取,突重破难,为南航“双一流”建设锦上添花   “要以解放思想为动力,全面深化对外开放,寻找新办法,获取新资源”,新学期干部教师大会上,南航人牢牢把握新时期学校办学目标和战略布局,肩负着前所未有的重大使命,秉承“负重奋进、志在超越”的办学精神,积极争取外部资源,最大程度地保障学校各类办学条件和政策支持,为南航“双一流”建设锦上添花。   学校把2019年确立为“再落实年”,南航人把学校建设成为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战略目标深植在心中,沿着第十六次党代会确立的“三步走”战略蓝图,紧抓一切争取外部资源的机遇,保障“双一流”建设取得突破,办学水平获得提升。   ———大力提升基本办学条件。为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十三五”以来,学校积极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协调,抢抓机遇,克服困难,开展基本办学条件建设,民航教学实验研究中心、将军路校区航天类学科教学实验与研究中心、将军路校区留学生与外国专家楼、将军路校区创新工场、航空航天力学交叉学科综合实验楼等建设项目相继获批立项,获得批复新增建筑面积超16万平方米,获批复国拨投资近8亿元,解决了学校发展的急需,为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巩固达标,学科、专业的发展和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坚实的保障。2019年,学校将根据校园总体布局规划和“十四五”后续建设需求,开展“十四五”基本条件建设项目库论证与申报、将军路校区西区总体规划调整工作,为学校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深入推进部部省合作共建。为进一步加快部部省合作共建步伐,学校抢抓机遇,积极作为,起草并修改完善 《教育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协议》,统筹协调,突重破难,寻求时机积极向工信部、教育部、江苏省委、省政府汇报联系,使部部省共建取得实质性进展。2018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布《关于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意见》,我校正式成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与江苏省共建的“双一流”建设高校。此次三方共建成为继2002年国防科工委与江苏省共建我校,2012年工信部与中国民航局共建我校后共建发展历程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三方合作共建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提升我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的重要举措。   ———加快民航特色办学步伐。“建设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是国家发展所需,是学校命运所系,是南航人心所向,为实现这一伟大目标,我们一定要加快民航特色发展的步伐”,郑永安书记在新学期干部教师大会上的讲话言犹在耳。机遇在前,重任在肩,为进一步彰显我校民航特色,做大做强民航类学科,2019年3月,学校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召开民航特色办学研讨会,按照“立足民航、服务民航、引领民航”的基本原则,制定了《民航特色发展建设方案》,为民航特色办学制定规划。面向民航强国战略需求,牢牢把握民航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对内集聚资源,围绕民航特色发展,构建相关的学科体系,以天目湖校区的启用和运行为契机,拓展民航相关学科办学空间,显著提升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水平,力争进入国内一流学科行列;对外争取资源,积极走访民航系统相关单位,进一步推进部局共建南航的深度和广度,着力提升学校民航核心竞争力,增强民航发展创新力,提高国际话语权,促使学校成为我国民用航空创新的引领者和通用航空发展的主导者,为民航高质量发展和民航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为本世纪中叶建设成为“三航”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夯实基础。   ———提升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能力。学校将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列入2019年工作要点,明确要求持续加强军工能力建设,做好某国家重大专项、前沿技术条件建设项目、重大型号研保项目建设等争取工作。学校以国家重大专项、前沿技术条件建设争取和重大型号研保项目建设为抓手,突重破难、开拓进取,积极提升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能力。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发展需求,全校齐心协力、凝心聚力,以跨学院、跨学科、跨团队协作的方式,组建了由多位院士、长江学者领衔,大批教授、副教授为骨干的项目申报团队,经历了无数个昼夜、上百次研讨,形成某国家重大专项近1000页的规划方案、500页的首批项目建议书和120页的汇报文稿,以及多项前沿技术条件建设项目建议书。这是南航人的宝贵心血,是引以为傲的智力成果。该国家重大专项条件建设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获批规划投资额4.48亿元,超历年条件建设项目投资总和,两项前沿技术条件建设项目通过多个单位竞争、多轮次遴选,顺利通过评审;重大型号研保项目建设突破重重困难,稳步推进。重大项目带来的大量尖端设备,能够驱动科研能力的升级、科研成果产出、专业人才培养,必将持续增强我校的行业影响力,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这是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是校党委的领导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又一成功实践。   天下万物,始于立心、得于人和、顺于勤勉、成于尽责,十年砥砺春华秋实,倾注着南航人在外部资源争取上的汗水。2019年新学期干部教师大会给我们描绘了路线图,下达了任务书,明确了责任状。立足新起点,总结新经验,着眼新征程,谋划新篇章,扎根南航本土、聚焦一流目标,聚力内涵发展,不畏艰难,砥砺奋进,为把南航建设成为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而不懈努力奋斗。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36649次访问,全刊已有7582182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