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惊蛰:他们在生机盎然中扎根成长

   期次:第1435期   作者:出品:南航24节气工作室   查看:11   





  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在万象更新的融融春光中,让我们一起聆听民航学院土木工程学科在交叉融合中蓬勃发展的故事。
  审时度势,下好建设“先手棋”
  20世纪80年代末,社会经济蓬勃向上,土木工程专业随着国家建设大潮发展起来,全社会对土木工程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愈发旺盛。1998年9月,以原航空宇航学院力学学科为支撑,在多方力量共同努力下,南航土木工程专业应运而生。
  土木工程专业于1999年开启了本科招生,并于次年顺利获批增设结构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随着国内外对土木交通领域高端人才的大量需求,学校陆续从海内外知名大学引聘了多名优秀师资。2003年,顺利成立了土木工程系,从此,土木工程学科迎来了建设与发展的春天。
  2003年,为实现大土木的融合发展,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在第九次学位授权审核中,获准新增了道路与铁道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设立道路与铁道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2005年,设立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2010年,设立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2016年,设立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土木工程专业在 2015年首次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评估 (认证),2018年通过复评。
  2019年,学校为做强土木工程学科的民航特色,土木工程学科从原航空宇航学院转入民航学院。同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获评江苏省品牌专业,并于2023年新增了智能建造专业。
  历经20余年的发展,南航土木工程学科优势明显,在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检测与评价、寿命预测和修复,结构健康检测,机场智能跑道、通航机场建设等研究领域具有较强的学科优势,并取得了众多具有特色的成果。
  拓展资源,驶入发展“快车道”
  2019年初,土木工程学科转入民航学院后,顺应交通强国战略发展,发挥在“四型机场”建设中的行业优势,不断拓展在民航行业的发展空间,“经过多年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引进,土木工程学科形成了一支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充满活力的学术队伍。”土木工程系教授余红发于2004年作为人才引进到南航,他见证了土木工程学科师资力量的不断壮大发展。近年来,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0多项,发表了400余篇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为人才培养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培养具有南航特色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学科在教学建设上狠下功夫。
  一是注重课堂教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先进教学理念、拓展课程资源。现建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1门、江苏省线上线下混合课程1门、江苏省产教融合型课程1门、校级各类精品课程7门。近5年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断优化,推出《机场工程概论》《机场规划设计》《机场环境工程》《机场工程结构设计》等多门课程,形成了机场工程特色课程群。
  二是加强教材建设。围绕机场建设特色,土木工程学科深入挖掘、主动融入民航“四型机场”建设内容,结合实践经验及教学需求,自编系列特色教材。近年来,出版工信部“十四五”规划教材1本、“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规划教材1本、其他教材4本。其中,《机场环境工程》《机场工程结构设计》教材为省部级重点教材。
  三是强化实践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20余年来,南航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获得社会高度认可,得益于在校的能力训练和特色培养”,吴瑾说到,目前己建成校—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竞赛联动机制,保证了学生竞赛成果在省内遥遥领先于国内先进水平。2019-2023年,连续5年获江苏省结构创新大赛加载组特等奖(第一名),获本学科相关竞赛奖项国家级10多项、省部级40余项,“从多年前的竞赛‘看客’到如今屡屡斩获大奖,学生们获得的不仅是成绩、更是成长。”余红发说到。
  除了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学科还注重思政工作,构建了专业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将思政教育和学业指导相融合。基于此,2016年,土木工程系党支部获评江苏省先进基层党支部。主动求变,打造特色“风向标”“注重交叉融合和特色发展”是学科发展过程中始终遵循的路径,“只有特色发展才能立足;只有差异化发展才更有竞争力。”民航学院教授柯世堂说到,近年来,土木工程学科积极探索与计算机科学、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等领域交叉融合。研究分为结构工程、道路工程、工程材料、工程抗风抗震抗爆、机场工程5个领域,拥有江苏省机场基础设施安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平台、校土木工程实验中心。
  在“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学科始终在为拓展学科可能性而不断努力。2022年,土木工程学科开始筹建新专业———“智能建造”专业,并于2023年开始招生。“课程教学要贴近国家和时代的需要,与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接轨。”柯世堂说到,通过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技术,推动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的创新发展,为土木工程学科寻求转型升级和新的发展机遇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在激烈的竞争中,南航土木工程学科主动求变,以江苏省机场基础设施安全工程研究中心为依托,产出了一大批标志性成果:已承担或参与完成10余项可行性研究等,参编《通用机场选址规范》等国家标准。其中,跑道智能监测、预制跑道等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实际工程。近年来,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组织和参加编写技术标准规范10多部,解决了机场工程、土木工程建设和运营中的大量关键技术难题。
  展望未来,南航土木工程学科将立足于解决土木工程,尤其是机场工程领域的基础性和前沿性问题,立足机场基础设施安全工程技术创新、研发及成果转化,逐步彰显土木工程学科的机场工程特色,建设成为国内机场基础设施领域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高地。(出品:南航24节气工作室)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9122次访问,全刊已有7624154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