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探索“1234”党建业务融合机制,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

   期次:第1430期   作者:自动化学院党委书记 李文雷   查看:41   




  在校党委正确领导下,自动化学院坚持党建引领、特色发展,积极探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办学治院有效路径,近年来逐步凝练形成“一项工程、两线融合、三大品牌、四点聚力”
  的党建业务深度融合机制。
  一、“一项工程”:实施党建引领“三强”工程,强化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强化政治建设。始终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根本政治要求。及时跟进学习总书记关于加强基础研究、推动教育强国建设、弘扬教育家精神等重要讲话精神,将党的创新理论的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落实到办学治院各领域全过程。加强班子自身建设,配齐建强领导班子,压实一岗双责,切实履行重点领域政治责任,对学院建设重大、重要工作做好政治把关和民主决策,办学治院水平不断提高。
  强化理论水平。把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不断完善理论学习制度机制,入选校第二批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点,班子成员在党建思政期刊发表理论文章6篇,年均为基层讲授专题党课6次以上,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断提升。
  强化干部队伍。突出政治标准,加强干部梯队建设。坚持支部书记例会、系主任联席会议制度,聚焦学习传达、研究落实、督导检查3个环节,提升基层骨干履职能力,形成上下联动、共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近五年,先后提任7名院长助理,选配骨干教师61人次充实到基层干部岗位,选拔派出共计21名骨干挂职锻炼。
  二、“两线融合”:推动党建引领与业务发展深度融合,实现“一融双高”
  着力探索新形势下党建工作创新模式,开展党建业务融合试点攻关。以2022年党建重难点揭榜挂帅项目为契机,指导推动系所党支部委员与系级行政干部交叉任职,完善支委—行政班子联席会议制和党政共同负责工作机制。围绕职称评定、岗位晋升、考核评价、师资引进等重要议题开展研究讨论,做好政治把关和协调推进;党支部将党小组建在科研教学团队,通过党支部和党小组的主题党日活动交流全系科研工作进展和心得体会,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课程思政案例;强化产教融合发展,党支部牵头与学科领域知名企业党支部共建,促成研究生工作站建设,为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助力。目前,各基层单位行政班子中党员比例为88%,交叉任职比例达31%。
  三、“三大品牌”:打造党建思政三大工作品牌,践行立德树人使命党员干部教师“领航工程”品牌项目。已连续5年开展“领航工程”,全覆盖领航763个新生宿舍共计3049名新生,教师骨干和党员797人次成为领航导师,形成师生从游的浓厚氛围。
  教育教学骨干“四有三融合”课程思政品牌体系。主办工信部高校自动化类专业课程思政创新联盟第二届研讨会,组织课程思政专题讲座12场,扎实推动自动化类专业课程思政创新。
  学生朋辈引领“青春合伙人”品牌活动。定期组织高年级党员前往天目湖校区,面向低年级团支部开展经验分享会,以党建带团建,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管理。
  四、“四点聚力”:发挥党建引领保障作用,推动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近五年来,在校党委有力领导下,学院各项事业实现新的跃升,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进入“双一流”建设序列,4个一级学科建成工信部重点实验室;牵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科研经费年均到款突破2亿元;全部5个本科专业均进入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聚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落实思想政治教育主责,紧抓特色一流工程实践。围绕学院学科特点,构筑多样、长效、精品化实践平台,实现校企联合共建,加快卓越工程师培养。
  聚力学科竞争优势强化。落实“工科一流工程”“交叉培育工程”学科发展规划,打造跨系所、跨学院、跨学校的学科交叉融合示范基地。围绕天目湖校区、六合国际创新港建设发展规划,加快产学研融通创新基地建设;瞄准行业发展趋势,跨院协同培育新的优势学科方向;推动“医工交叉”学科培育建设,深度融合医学和新型信息技术,逐步形成“医学+”“工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新态势。
  聚力一流师资队伍建设。着力培育孵化国家级领军人才和高素质师资团队,引培全职院士,推动高质量师资稳步递增;落实人才强院战略,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引进重点领域急需人才,加快汇聚海外高水平人才;加快落实人才保障体系,培养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优秀青年学术骨干,为国家级青年人才蓄势赋能。
  聚力重大成果产出突破。积极实施国防科技创新团队、校百强创新团队建设,逐步形成以“大师+团队”和多学科集成的科技创新队伍汇聚模式,培育国家/省部级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大力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与航空航天等行业龙头单位构建高水平联合实验室/基地,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开展长期、持续的技术联合攻关,布局建设一流国家级/省部级平台;加强与行业或地方领军企业、高水平研究机构协同,承担一批重大重点项目,面向国家战略领域重大重点问题开展技术攻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5417次访问,全刊已有7658275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