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网上调研的启示之一

———关于南航的自我认识
崔锐捷
   期次:第1041期      查看:230   


校园一角



编者按:崔锐捷同志在去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进行网上调研的基础上,纳群言、集众智写成了一组(共6篇)文章,有针对性地回答了南航改革发展中的若干重大问题。值此中国“教育改革年”的春天,南航改革发展的攻坚克难阶段,特将这组文章分期发表,望全校师生注意研读。本报将开辟专栏,欢迎广大师生就文中的论点或自己关心的问题展开书面讨论,求共识绘蓝图,加速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
  去年四、五月间,作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一项内容,我曾代表党委以电子邮件方式和全体教授、全体中层干部、部分老领导、青年教师和学生代表共五百多人进行了一对一的网上调研。调研的主题是我们要办什么样的南航,我们怎样才能办好南航。反馈回来的情况可以用9个字概括:热情高,主意多,办法多。有人说大学老师“主意多、办法少”,但南航的老师是主意多、办法也不少,这或许有工学务实的因素。回复的500多份电子邮件,体现着大家办好南航的心意。这种心意,是南航最宝贵的发展资源。一批教学科研任务很重的教授,热心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有的回复近万言;一些远在国外学习访问的同志,在回信中介绍国外大学的发展经验,为促进南航发展提供“他山之石”;一些年事已高的老领导,仍然为南航的发展殚精竭虑,寻找良方。同志们的意见和建议,是办好南航的“百宝箱”。这里,我想在综合学习大家的意见和建议的同时,谈几点学习心得和体会。
  关于对南航发展的信心和勇气问题

   目前,南航正处在建设有国防科技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我们自己的信心和勇气比什么都重要。但毋容讳言,目前信心和勇气问题不容乐观。从网上调研的资料分析,大家反映最集中的问题有两个,一是信心和士气有所消减,有60人次提出这个问题。二是学校负债问题,有59人次提出。其实,这两个问题是同一的,至少有因果关系。怎么看这个问题?还是毛泽东说的好,“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先看负债问题。举债购地建新校区,我觉得从三个方面看都是明智之举。第一,这是适应国家发展需要的明智之举。南航适应国家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提高办学水平的双重需要,在经费投入不足的情况下,贷款购置土地、建设新校区,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做出了贡献。第二,这是解决南航发展瓶颈的明智之举。温习南航校史,不难发现规模问题曾长期制约南航的发展。50年前(1960年2月)南航第四次党代会就想解决这个问题,提出“必须在较短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扩大学校的规模”,当时确定办学规模由3500人增加到6000人。但1961年国家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国防科委对三校规模进行调整,规定南航的规模仍为3500人。和一些老大哥院校相比,南航的办学空间和有效载荷长期过小,极大地制约着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提升。1999年,中央决定扩招,南航人抓住这次百年难逢的机遇,扩展办学空间和办学规模,补充了不可再生的资源和能量,为南航实现能级跃迁、建成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三,这是经济上最合算的明智之举。应当说,当时举债购地建新校区不仅政治上是正确的,而且经济上也是最合算的,因为当时这样做的经济成本和机会成本都是最低的。现在看来,我们的信心和士气不仅不应该因此消减,反而应该因此增强,因为“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但是,目前我们必须重视和着手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积极主动地化解债务。去年下半年,国家启动了中央高校减轻债务风险试点工作。我们要以国家专项资金化债为重大契机,学校统筹安排,开源节流,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化解债务风险,建立防范和控制债务风险的长效机制,确保学校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要尽快想办法提高多年不变的教职工待遇。近几年来,南航人为了国家利益和学校长远发展,在办学投入不足的情况下举债购地建设新校区,日子过得很紧。去年7月,学校想办法兑现了部分政策性补贴。可以预料,随着国家和学校的经济状况进一步好转,广大教职工一定会分享到更多的发展成果。
  再看如何提高对学校发展的信心和勇气。我觉得最根本的是要正确地认识南航,要树立正确的南航观,既不要夜郎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南航到底怎么样?这一点,老南航人比我更有发言权。2008年10月,我向工业和信息化部领导汇报时,把对南航的自我评价归结为三点:南航是一所发展中的大学,南航是一所有特色的大学,南航是一所有希望的大学。

  南航是一所发展中的大学
    一是办学历史短。一般而言,高水平大学需要长期的历史积淀,世界上的知名大学大多具有悠久的历史。而南航建校仅57年,且建校时是“白手起家”,底子薄,历史积淀少。
  二是发展速度快。建校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南航人始终坚持“负重奋进、献身国防,唯实创新、志在超越”的办学精神,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实现了学校的快速发展。以1998—2008年的数据为例:
  1998年与2008年学校主要数据对比在社会公布的两个“大学排行榜”上,南航的排名分别从2002年的第51位和48位,升至2008年的第36位和35位。“投入产出比高”是南航办学的显著特点。
  三是面临压力大。主要是:(1)办学投入长期不足。在隶属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期间,每年水平投资仅200万元。“十五”期间有所改善,国拨经费共计5亿多元,但与一些同南航办学实力相当的高校相比,总量依然偏少。(2)债务负担较重,这一点前面已经提到。(3)运行经费缺口较大,主要是还息造成的。(4)队伍建设压力较大,主要原因是教职工收入偏低,亟待改善。

  南航是一所有特色的大学
    57
年来,南航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一是以服务航空航天民航为主导的国防特色。主要体现在:(1)科研项目主要来源于国防。“十五”以来,学校每年承担国家、部省级重大科研项目百余项,其中近80%的项目属国防项目。(2)科研成果主要集中在国防。1978年以来,学校共获得部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445项;据教育部科技司统计,获奖数量曾连续10年居全国高校前12位;其中70%以上的奖项与国防建设直接相关。“十五”以来,获国防科学技术奖130余项,在工信部所属高校中居第二位。(3)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国防。“十五”以来,学校已向国防系统(含部队)输送优秀毕业生11555人,占毕业生总数的31.8%,其中,国防特色专业的毕业生比例达74.1%。
  二是以装备制造技术为主体的工程特色。主要体现在:(1)重大工程项目主要来源于装备制造。(2)自主研制了一批重要装备。先后成功研制了包括“长空”系列无人机、无人驾驶直升机在内的25种型号/型别的飞行器,创造了我国航空科技史上的8个第一。自主研制了精密电铸机床、高精热成形机床等民用高精尖制造装备。(3)形成了以装备制造技术为主体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坚持以重大工程项目带动实践教学改革。
  三是以提高创新能力为重点的人才培养特色。学校确立了“知行合一、研学储能”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个性化培养与研究型教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几年来,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周培源杯”全国大学生力学竞赛、飞行器设计竞赛等重要赛事中,南航学生总成绩均居全国高校前列。50余年来,南航为国家培养了11万余名高素质专门人才,涌现出了一大批创新人才,其中有6名院士,有一批年轻的国防科技精英;一批南航校友以其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的优势,成为党、政、军、国家大型科技企业和高校的领导干部。

  南航是一所有希望的大学
    南航的希望所在,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得“人和”,就是在人的方面占优,依靠人才这个第一资源加速发展。“人和”是发展的核心所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南航的“人和”体现在:有数以千计的献身南航、徳才双馨的优秀教师和干部;有数以万计的热爱南航、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有数以十万计的关心南航、支持南航的优秀校友和各界朋友。这是南航发展的胜利之本。南航的最大希望在于培养了一茬茬的优秀人才。长期以来,南航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在不断加强人才团队建设、完善内部“人和”的同时,注重与社会各界的广泛联系与合作,不断壮大合作伙伴队伍,构建“内和外顺”的发展机制。《周易》说,“亨者,嘉之会也”,即多元共存的整合、和谐机制,这是兴旺发达的基础。有了这种机制,做大做强并紧紧依靠四支队伍,即教师干部队伍、学生队伍、校友队伍和合作伙伴队伍,南航一定会更加兴旺发达。
  二是得“地利”,就是在地的方面占优,依靠地域优势做大做强。通观世界大学的发展前景,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密切相关。南航地处虎踞龙蟠之城,江南锦绣之乡;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地域经济文化促进了南航过去的快速发展,也必将为南航未来的发展提供新的条件和新的需求。这是南航发展的区位优势。但“地利”的含义不仅在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所大学的“地利”还包括该大学品牌的市场覆盖率。这里的“市场”主要指人才、科技市场。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南航坚持“开放办学”战略,持续加大对外部资源的整合力度和对人才科技市场的覆盖率。迄今为止,南航已与各大军工集团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全国各大航空公司、江苏省的11个地级市签订并实施了全面合作或科技合作协议,与全国数百家重点企业签订了校企联盟协议,与外国一批著名大学、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可以说,南航的“地利”遍及省内外、行业内外、国内外。
  三是得“天时”,就是在把握趋势、时机等方面占优,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内部条件的成熟和外部需求的出现,形成了大学发展所必须的“天时”。建校57年来,南航始终紧紧抓住国家需求,在不断创新求变中异军突起。例如,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实现“真正建立起中国自己的完整独立的航空工业”的国家目标,南航提出了创建一流大学、教出一流学生、为国防建设提供一流服务的办学目标。高度重视航空领域的“气动、结构、动力、控制”四大主干学科建设,以相应的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为抓手,大力推进飞行器设计、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航空发动机、自动控制、机械制造等一批航空主干学科专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的较完整的航空学科专业体系。进入新世纪以来,南航紧紧抓住国家需要和市场脉搏,提出建设有国防科技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目标,确立了“特色发展、人才强校、开放办学、制度创新”四大战略,不断为自身发展创造空间,充分体现出顺应“天时”、把握机遇的发展之道。
  总之,我们对南航的自我评价是:第一,南航是一所有特色、出成果、出人才的大学,目前有一只脚已经跨进了研究型大学的门槛;经过较长时期的努力,南航完全能够跻身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行列。看不到这一点而妄自菲薄、悲观失望,是没有根据的。第二,南航是一所发展中的大学,办学历史短,面临压力大,目前和高水平大学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看不到这一点而盲目乐观、骄傲自满,更是错误的。第三,南航是一所有希望的大学,善于把握和创造“天时、地利、人和”,具备了在竞争中特色发展的素质和能力。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善于继承,勇于创新,就一定能够在实践中开辟有南航特色的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道路。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8028次访问,全刊已有7621905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