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昆曲在如花美眷之时亮相

   期次:第1289期   作者:学生记者 柯龙 婕旻   查看:45   
  “其实很多事是来源于 ‘刻板印象’,我们已经默认它是遥远的,也就不会想走近它。所以,我觉得对万事万物保持好奇心,特别珍贵。”江苏省昆剧院表演家孔爱萍老师的助理田野姐姐在采访中这样说到。
  自从上了南航开设的昆曲课,我就改变了以往对昆曲的“刻板印象”。选修课上,孔老师将昆曲的前世今生娓娓道来。讲到对昆曲时间跨度的争论,她潇洒地说:“没有必要,这些让学者们去探讨吧”;讲到为人师者,她说:“言传身教而不是录像授课,录像毕竟是死的,是遗憾的……学生不知道,是老师的过错”;讲到人物形象的呈现,她说:“手、眼、身、步、唱等细节必须精准规范”,并现场示范;对“小尼姑年方二八”表演细节的解释,顿时让学生明白娇羞的另一种诠释;不同版本的“我要上天”“我要入地”,更是让大家放声大笑。
  “我以为课堂会很严肃,尤其是这种文化类的选修课,基本上我都睡过去的,没想到孔老师这么可爱,我全程听下来了,感觉昆曲的学习变得有趣了。
  有机会,希望能去现场看孔老师的表演。”一位接受采访的同学这样说到。的确,孔老师的课无法让人心生起半分对昆曲的距离感来,她直言自己是一个接地气的人,把自己比做昆曲体系中的一颗螺丝钉,她说:“似乎每个人都在说昆曲是高雅的,但我不想有一个统一的答案,希望每个人对昆曲都有不同的理解,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文化层面和人生积累去理解昆曲,艺术源于生活,昆曲也是。”
  然而,也正是因为人生积累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不同年龄段对昆曲的理解不同,孔老师把昆曲称作是遗憾的艺术,“年轻时,演员演十五六岁风华正茂的少女,那是本色,是很真实的,但她缺乏基本功的训练。等到三十五岁之后,她的身段、唱腔都已经修炼得很纯熟,对人物把握胸有成竹的时候,她演少女又缺少了那份本真。”这种时空交错的缺憾,成就了另一种生活方式。在提及恩师张洵澎先生时,孔老师说:“他去泡吧,因为那是年轻人做的事,是他所扮演的角色在那个年龄去做的事”。虽然肢体老化了,但心不能老,在舞台上对少男少女的生动呈现,便是昆曲工作者严谨态度的最好证明。
  提及遗憾,除了演员和角色状态的错过,孔老师还关注到一些剧作正处于失传的险状中。这些剧作的呈现无一例外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和四五年起步的练习,很少再有人会为了一部剧花上四五年的功夫了。许多古老的剧作没人传承,新的剧本却层出不穷,“新的东西无法比较,而老的有历史,有沉淀”,其实昆曲更应关注的是经典的留传,在标榜原创的同时,时间的沉淀更值得去铭记。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昆曲,近几年来,孔老师和众多优秀艺术家们一直致力于由省政协牵头的“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戏剧推广及其他宣传活动。尽管演出任务繁重,孔老师还是坚持在南航开设了两年的选修课,“普及和推广是任重道远的。作为一个昆曲的职业人员,我觉得应该有责任担当,去传播昆曲,让更多的大学生去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中国的昆曲。”除此之外,孔老师也在国内外各大高校开设讲座,包括北大、清华、伦敦女子学院、威尼斯大学等等,不仅让中国的学生近距离地接触昆曲,也让国外学生感受到昆曲独特魅力。
  今天,我们有幸在各个剧院的舞台上领略昆曲的魅力,不仅要感谢昆曲演员们对昆曲的宣传,也要感谢老一辈昆曲工作者对昆曲的坚守和传承。在昆曲最艰难的时候,“昆曲妈妈”张娴救起了奄奄一息的昆曲,传字辈的昆曲演员们得以继续将昆曲的生命延续下去。新中国成立后,浙江昆剧院的新剧《十五贯》更是被称作 “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昆曲就像一盏不亮的蜡烛,你觉得它要灭了,但还有微弱的火光,反而火光太亮会遮盖她原有的光芒。”孔老师在课上这样说到。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一代代的老艺术家似水流年般退场,同时新一代年轻的昆剧演员在如花美眷之时亮相。水会这样流下去,昆曲也会传承下去。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5867次访问,全刊已有7628019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