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追忆我国直升机泰斗王适存教授

   期次:第1255期   作者:徐明   查看:176   

 2016年9月,我应邀参加王适存教授诞辰九十周年纪念活动,国内外直升机界著名学者专家齐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虽然王适存教授早已享誉中外,但当来自美国、俄罗斯、日本、新加坡等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宾客们,在纪念会上盛赞王适存教授的风采和学术成就时,我依然为之动容和激动。学校还破天荒地排演了一场话剧———圆梦竹蜻蜓,全剧由南航师生再现了王适存教授的孩提、中学、大学以及留学等不同时期的经典片断,给中外宾客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在2016年底和2017年初的两次直升机学术活动中,当有人介绍自己是国内直升机专业培养的第一位博士时,王适存教授许多动人场景时常浮现在眼帘。我突然感到,自己应该把三十多年前师从王适存教授的求学历程、人生感悟等记录下来,既是对导师的一种怀念,也给南航的年轻学子留下一些精神食粮。此外,今年正值我国直升机专业建立六十周年,期望此文能给相关纪念活动做一点铺垫。
  初次与王教授交往
      王适存教授,中国直升机专业领域泰斗级的人物。1948年浙江大学航空系毕业,1958年赴苏联留学,1961年获博士学位,成为当时我国1万多名赴苏学习工作人员中的少数高学历留学人才;建立的“王适存涡流理论”,得到国际航空领域的公认;回国后,开创我国直升机空气动力学专业与教学,创建了我国直升机学术团体和旋翼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者和专业技术人才。

  而我,1976年夏天,高中毕业后待业在家,做过短暂的小学代课老师,后来“正式”成为搬运工;搬运的物品既有水泥、也有砖砂,还有几百斤的钢锭和机械。时常浑身上下都是汗和土,而当时自己还暗下决心,要像一颗螺丝钉那样,在搬运工岗位上发出光和热。1978年夏天,我通过自学努力,以较高考分被南京航空学院录取,成为直升机设计专业17811班的一员。
  在四年大学期间,我担任过副班长、班长、系学生会委员,1982年7月考取了王适存教授的硕士研究生。开始,具体的指导教师是孙之钊副教授,一年后指导教师改为徐桂祺副教授。研究课题也由旋翼桨叶振动与疲劳问题研究,改为直升机旋翼气动弹性稳定性研究。1985年3月获硕士学位并考取王适存教授的博士研究生,1988年5月获直升机专业博士学位。
  也许是命运的安排,经过十年寒窗磨砺,我由一个搬运工成长为我国直升机专业第一位自己培养的博士。南航的学习生活环境和教学师资力量的作用是决定性的,但王适存教授的引领作用也是巨大的,其影响表现在对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学术水平的提高、科研能力的构建等诸多方面。
  回想起39年前,在南航机库看到几架老旧的直升机时,特别是师生们引以为豪的延安-2号直升机,说实在的,当时我和许多同学一样,并没有表现出兴奋和激动。与战斗机或运输机宽大、坚实的机翼相比,直升机顶部2片细长的桨叶显得那么的柔软、无力,再加上飞行速度慢、飞行高度低、机动性差等方面的特征,当时我的直官感觉就是,直升机专业比飞机专业要低一头。而在当年,歼击机、轰炸机属于航空界的大哥大,运输机居中,而直升机就属于小弟弟了。客观情况是,直升机的作用小,机群数量也少,在行业内不那么受重视。
  如果说,自己在大一、大二期间学习直升机专业,是被动的、不情愿的话,那么,大三时听了几堂王适存教授讲授的直升机空气动力学,才使我真正感受到了直升机专业的魅力。王适存教授在课堂上让同学们一起构想直升机的未来和不同用途,采取启发式教学模式,调动学生们的思考和交流的主动性。最后掷地有声地说:“与其他飞行器相比,直升机是万能飞行器,直升机是万岁机种!”这种与众不同的讲课方式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然而,真正的热爱一定要通过亲密接触,对直升机专业的理解也一定建立在思考和沟通的基础上。在导师的引领下,自己开始遨游在直升机的百花园中,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诸多疑问开始萦绕在我的脑海:几片细长的桨叶是如何把直升机拉上天的?桨叶又为何设计得如此柔软而不是刚硬的?旋翼是如何兼顾飞机推进器和机翼的作用?旋翼的强大下洗气流对尾翼和尾桨的作用是好事还是坏事?等等。在与南航教师和同学的交流中,自己逐渐发现并领悟到直升机专业的特殊魅力。
  近距离感受导师
      考取博士研究生之后,与王教授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多了。当时的感觉是,他个子不高,但形象高大、气质高雅。特别是,1985年在南航举行的直升机基础理论国际论坛会议期间,我作为大会工作人员,参与会议的筹备和一些外国教授的接待工作,深切感受到王老师在国际直升机界的影响力。在与外宾交流时的自信和风度,让他处处透着学术的、优雅的高贵气质。这种感觉令人敬仰,也令人生畏。但随着接触的深入,这种感觉也变得令人尊敬、令人亲切。十多年以后,在我与上海大学校长、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教授的近距离接触时也产生了同感。王老师的这种气质,在当时的环境下是异类的。但他不做作,在给学生授课时、在与同行交流中,自然流淌,令人赏心悦目,也成为我心目中的偶像。

  虽然在本科期间聆听过王适存教授讲授的直升机空气动力学的课程,初步感受到王适存独特的讲授方式,但只有近距离交流,才能真正感受和领悟到王适存教授的大师级风范,其独特的专业视野、宽广的包容胸怀、言简意赅的语境,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并持续影响我几十年的人生旅途。
  同样,副导师徐桂琪老师在指导我开展研究生课题研究过程中,采用讨论式和开放式的指导方式,使我的自主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如果说在大学期间接受了一些碎片化的直升机专业知识,那么,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期间掌握的就是系统性结构化的直升机专业知识。对待直升机专业知识的获取,也由被动式转变为主动式的学习方式。在三十年前,我虽然已经由搬运工转变成研究生,自认为是有文化的知识分子了。但与两位导师深度交流后发现,自己对中国历史、戏剧、书法等方面的了解存在很多空白,似乎是一个有知识没文化的人。我在心里暗下决心,在今后的人生中除了认真完成学业和科研工作外,还要尽快补上中国历史和文化这一课,成为一个像导师那样的有文化底蕴的专家学者。
  当时对如何指导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国内已经取得了一些经验和共识,形成了初步的学术标准。但对于博士学位论文水平的把握,国内高校没有标准,南航的导师们也没有经验。也就是说,需要指导教师与研究生一起摸索博士学位论文的学术标准。(下转第二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8174次访问,全刊已有7626171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