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大学生就业何去何从?

   期次:第1246期   作者:学生记者 郭伟杰   查看:35   

  郁郁葱葱,又是一年五月天;来来往往,又是一届毕业季。4个希冀的春天,我们播种了希望;4个金黄的秋天,我们迎来了收获;我们曾有过4个火夏的磨砺,亦曾度过4个严冬的考验。
  每一年的夏天,除了那份固有的炎热,还会有一群人内心焦灼。从五湖四海来的大学生,不久后便会往天南海北去。职业,是实现人生目标的途径,而如今,大学生就业之路似乎没有往常那般顺畅,填好人生的履历表,交出事业的优秀答卷,都需要大学生们严阵以待!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大学毕业生人数便一直在增长,20多年来不断地刷新着纪录。然而,随着GDP增速的减缓,加之经济转型,就业岗位难以大幅增加,甚至于 “供不应求”,于是乎,两者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随之而生。
  对于此,反观等待就业的大学生,似乎他们身上又出现了新的问题。目前,求职竞争激烈之状无可言喻,大学生们挖空心思、想尽各种办法求职,但大多数情况下又有多少人能做到不盲目呢?他们对职场的认识迷茫,对自身的认识不足,却又未曾做好充足而有针对性的准备———于是,在招聘会上,他们东奔西走“四处打探”,就如一群自由电子般自由移动、自由碰撞、自由投机,不知通过哪条路径奔向属于自己 的 那 份 目标———这便是大学生择业的真实境况。
  毕业生在择业的路上,实则会受到多方面的阻力,面对着繁杂多变、眼花缭乱的社会,面对着强手如林的职场,面对着残酷严峻的就业竞争,重重的压力让他们心理上感受到了落差,他们开始茫然,开始不知何去何从。这样的就业形势在中国,甚至于其他一些国家,已然不是新鲜事。
  前不久 《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发布显示,“有助于个人发展的管理团队”与“鼓励创新”“尊重个性的文化”,排在了毕业生选择雇主条件的前3位。实际想想,当下已经进入了经济新常态时期,经济结构正发生着变化,创新对就业的推动力在不断地增进,毕业生出现这样的就业新态势、有着这样的就业需求,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似乎不算什么坏事。但许多学生过分追求自己的个性,甚至于高估了自己个人的能力,“低不成高不就”的态势又随之而来,这便是时下大学生需要认清与反思的问题。
  从另一方面看,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典型的社会问题,但绝非仅仅是教育部门的一家之责,需要的是我们全社会的群策群力。例如,父母传统的一味地追求“体面就业”的择业就业观需要调整;各地区及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不应设置过高门槛,从而阻碍了人才引进;国家有关支持与扶助政策等应落实至高校,以加强引导与服务的力度……大学生的就业难存在结构性的矛盾,社会需求与供给之间的脱节使得就业难却非绝对的难。反思之,社会的大环境固然有所影响,但大学生更应考虑的是自我能力的提升与自我价值的实现。人生需要理想的支撑,工作需要有目标地规划,带着目标前行,全力以赴追逐之,何愁就业之难。
  若干年后的初夏,若有人问起:现在的你怎么样?希望能得到这样的回答,“现在的我正朝着目标前进,就业于我不难,现在的我很好!”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0928次访问,全刊已有7584443次访问